小学音乐 / 西师大版(2024) / 六年级上册 / 第四单元 主题音乐活动——激情飞扬 / 欣赏 大河之舞 / 编号:24215848

第四单元- 欣赏 大河之舞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2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节奏,音乐,踢踏舞,学生,感受,大河之舞
预览图 2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
激情飞扬 【教学内容】 节奏的感受、表现及创编。 【教材分析】 《大河之舞》、《破铜烂铁打着玩》选自西师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个内容都以音乐要素“节奏”为主线,体验踢踏舞的魅力,感受别样打击乐创作的乐趣。本课,我以《大河之舞》为铺垫,引导学生听辩踢踏舞脚步的节奏,并用简单的律动,感受节奏,接着用《破铜烂铁打着玩》视频中有创意的表演形式,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和节奏,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的节奏创编及表演。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对于各个学科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态度。音乐教师需要多关注如何用趣味知识和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爱好音乐、会音乐,并懂得什么是音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使学生爱学、愿学。对不同学生用不同教法,培养学生兴趣。在重点发展节奏、律动的学习上去培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增强其协调性、节奏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视觉听觉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对节奏的探索愿望,并感受不同的节奏所呈现的不同的情绪及音乐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排练,基本了解节奏的即兴创编和即兴表演,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节奏的魅力,进行简单的声势律动,并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节奏的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节奏律动 师:欢迎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听! 1、节奏律动 (1)老师拍击节奏,学生模仿。 (2)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节奏型? 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十六分节奏 (3)出示节奏 师:刚才我们拍的正式这些节奏。现在,请你跟着老师的速度,把这些节奏完整地拍一拍。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体验,激发对音乐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节奏体会节奏,并顺势引出音乐知识,为后面的节奏创作做铺垫。 2、聆听音乐片段 (1)教师:刚才的节奏拍得非常准确,真棒!接下来,老师要请你们聆听一段音乐,听完后,请你告诉我,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播放踢踏舞的舞步声音) (2)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知道是什么舞蹈吗? 设计意图: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并通过脚步声,引出踢踏舞。 (二)感受欣赏舞蹈《大河之舞》 1、认识踢踏舞踢踏舞及《大河之舞》 介绍踢踏舞 师:踢踏舞起源于18世纪,是当时美国的黑人在闲暇时做的一种脚下的游戏,这种游戏慢慢流传开来,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欢,到19世纪,形成了踢踏舞,并且被正式搬上了舞台。踢踏舞是一种“听”的艺术,它有特制的舞鞋,通过脚不同的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加上舞者优美气魄的舞姿,形成了踢踏舞独有的表演风格。 简介《大河之舞》 《大河之舞》讲述了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故事。也传承着民族的智慧、勇气、生命与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的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的片段,跟随视频,一起来感受踢踏舞节奏的魅力。(播放大河之舞视频片段 ) 设计意图: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结合,通过欣赏踢踏舞视频,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2、分享感受 (1)看完视频后谈谈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灵活的脚步动作,激昂整齐且变化多端的舞步,赋予了踢踏舞热情、奔放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2)在这段视频中,最突出的音乐要素是什么?(节奏、力度、速度) 师提示:脚步所展现的是音乐的什么要素? 设计意图:欣赏舞蹈,初步认识音乐要素———节奏在其中的作用。 (三)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