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均数与方差 【知识点1】方差 1 【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 2 【知识点3】众数 2 【知识点4】标准差 2 【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 2 【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3 【题型2】标准差与极差 3 【题型3】用统计图判断方差的大小 5 【题型4】用加权平均数确定参赛选手 8 【题型5】方差的计算 9 【题型6】算术平均数 10 【题型7】众数与统计表 11 【题型8】众数与平均数 13 【题型9】用统计图分析众数 14 【题型10】众数 16 【题型11】加权平均数及其应用 17 【题型12】用统计图分析平均数 18 【题型13】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20 【题型14】方差的变化规律 22 【题型15】方差的实际应用 23 【知识点1】方差 (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s2=[(x1-)2+(x2-)2+…+(xn-)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 (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知识点2】加权平均数 (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 (3)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4)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 【知识点3】众数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3)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知识点4】标准差 (1)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 公式:s=s2=1n[(x1-x )2+(x2-x )2+…+(xn-x )2] (2)标准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最常用的一种量化形式,是表示精密确的最要指标.标准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知识点5】算术平均数 (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则=(x1+x2+…+x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题型1】算术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典型例题】2023年以来,成都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中,某校开展“文明伴成长”画展,其中彩铅、水墨、水彩、速写四个类别的幅数分别为:18,12,18,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 A.15 B.16 C.17 D.18 【举一反三1】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举一反三2】小明同学在某学期德智体美劳的各项评价得分依次为10分、9分、8分、9分、9分,则小明同学五项评价的平均得分为( ) A.7分 B.8分 C.9分 D.10分 【举一反三3】某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一超市2022年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