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 人教A版(2019) /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 3.3 抛物线 / 3.3.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编号:24018198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4 科目:高中数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抛物线,方程,学生,标准,学习,定义
预览图 1
高中数学
教学内容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时 课标要求 了解抛物线定义和性质 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能够求出标准方程 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意义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同学们对椭圆,双曲线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为学习抛物线奠定了基础。 对抛物线定义,标准方程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理解,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也为以后学习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做好了铺垫。 学习重点 抛物线概念的形成、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标准方程与图形的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 抛物线几何特征的发现,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立。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已经有了直观感知。而且已经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相关知识,对其研究过程与方法已经掌握,对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了认识,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有关点的轨迹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明确抛物线标准方程中p的几何意义,能解决简单的求抛物线标准方程问题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内容 动手实践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三种圆锥曲线,今天我们类比椭圆、双曲线的研究过程与师生共同 直观感知方法,研究另一类圆锥曲线———抛物线。 到底抛物线是怎么画出来的?抛物线的定义是什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开门见山,抛出问题,引入抛物线 知识形成 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是否接触过抛物线?为什么是抛物线? 动手实践 先将一把直尺固定在画板上,再把一个 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在直尺的边缘(记作直线l),然后取一根细绳。它的长度与另一条直角边AB相等,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顶点A处,另一端固定在画板上的点F处.用铅笔尖(记作点P)扣紧绳子,并靠住三角板,然后将三角板沿着直尺上下滑动,可以发现铅笔尖就在画板上描出了一段曲线,即点P的轨迹. 轨迹是什么形状? 抛物线定义 我们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巩固练习 判断正误 ①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2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②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和到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③若点P到点F(1,0)的距离比到直线x=-2的距离小1,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 提问: 类比椭圆,怎样建立坐标系,才能最为简单?根据抛物线的几何特征,我们取经过点 F 且垂直于直线 l 的直线为 x 轴,垂足为 K,并使原点与线段 KF 的中点重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Oxy.设|KF|=p(p>0),那么焦点F的坐标为?准线l的方程为? 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哪些不同的形式?填表 与。 思考: 你能说明二次函数y=a (a≠0)的图象为什么是抛物线吗?指出它的焦点坐标、标准方程。 答:二次函数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图,引导学生思考、介绍,画出的曲线叫抛物线。 学生思考观察点M的变化轨迹,直观感受抛物线的生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抛物线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求方程的过程,请学生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推导抛物线标准方程. 学生建系方法不唯一,学生思考、交流、对比,得出标准方程. 引导学生从代换的角度得出另外三种标准方程。 通过观察,师生共同得出规律: 左侧二次,右侧一次 一次变量定焦点,开口方向看正负 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抛物线,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给出定义。通过判断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抛物线的定义,体会定义中易忽略条件,“定点不在定直线上”。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方程,并选出最优建系方式,提升学生的直观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