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 学 设 计 《大树妈妈》 使用教材:西师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一 课 时 教学课型:综 合 课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认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符,做到音断气连,通过演唱,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三)通过编创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通过表演歌曲《大树妈妈》,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以及如何回报爱,同时升华到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中速、轻柔地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来。 难点:①认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符,做到音断气连,通过演唱,感受八分休止符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②在熟悉歌曲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音乐手段多方面的巩固和发展歌曲《大树妈妈》。 教材分析: 歌曲《大树妈妈》是一首具有教育性的儿童歌曲,F宫五声调式,拍,共两段。中速、轻柔地演唱,旋律优美动听,节奏中的休止符使歌曲充满了活泼,亲切的儿童气息,增强了音乐感染力。通过学习歌曲深刻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大树妈妈》这一课是小学三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以唱游教学为主。让学生不仅通过唱歌,还可以运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由于三年级学生接受音乐训练时间不算长,也由于学生个别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对音乐节奏表达和掌握还不准确。怎样使他们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节奏表现中去,是本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德育渗透: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以及如何回报爱,同时升华到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思想意识。 课前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案、课本、树叶、大树、头饰、心愿卡、铃鼓等。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律动法、提问法、感受法、编创法、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设计意图 时 间 一、 导 入 阶 段 1.老师:“孩子们好!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故事略)。”(多媒体播放图片加《大树妈妈》背景音乐,问好后,师戴大树妈妈的头饰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故事。) 学生极有兴趣地听着老师讲故事,身临其境。 创设情景,以讲故事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5 分钟 2.老师讲完故事后为孩子们歌表演《大树妈妈》,通过身势动作向学生传达整首歌曲的情绪、情感,同时也为后面学生动作编创做了一个示范。 学生仔细观看老师歌表演,感受大树妈妈的慈爱与伟大。 通过观看老师歌表演《大树妈妈》,进一步将学生引入课堂。 3.老师:“孩子们,这是一棵怎样的妈妈呢?(生回答)是的,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大树妈妈,你会怎样哄鸟宝宝入睡呢?(学生模仿)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一下吧。”(多媒体播放《大树妈妈》范唱音乐) 3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随着歌声律动,加深对歌曲旋律、节奏、速度、情绪、情感的整体感受。 通过创设情景使孩子们初次感受整首歌曲,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 4.老师:“大树妈妈多美、多温柔啊!今天,咱们就要学习这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大树妈妈》。”(黑板上出示课题,多媒体上出示歌谱。) 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情感。 出示课题。 二、 正 式 新 授 阶 段 1.老师:“孩子们,瞧!叮铃铃,叮铃铃,谁也来凑热闹啦?(师拿出铃鼓),对啦,铃鼓想找小鸟陪他玩,可是小鸟刚被我们哄睡着了,铃鼓想请同学们帮他叫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