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三年级上册(2024) / 第六单元 四季童趣 / 演唱 捉迷藏 / 编号:24164029

【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捉迷藏》(演唱)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歌曲,演唱,学习,娃娃,音乐,拍子
预览图 2
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
《捉迷藏》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独唱与合作演唱 A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伴合作进行齐唱、轮唱、固定阴性伴奏唱,以及其他形式较为简单的合唱。 B认识常用的拍号、表情记号和力度、速度记号,知道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演唱是能够根据音乐术语或记号,适切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 C能正确识读或排挤简单节奏谱,跟随音乐模唱或用唱名视唱简单旋律。 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 A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 B能对自己活他人的编创与表扬进行简单评价。 2.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充满童趣的歌唱曲目。歌曲为3/4拍,F宫调式,采用二段体结构。作品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歌词生动形象,旋律活泼轻快。歌曲中频繁出现的附点八分音符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游戏时的欢快场景,体现了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充满兴趣。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他们已具备基本的音高、节奏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演唱。但对于三拍子的韵律感和附点节奏的把握仍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加深感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被表扬,乐于参与表演和创编活动,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就感。 二、学习目标 1.能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特点,体会音乐如何表现四季娃娃捉迷藏的生动场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在演唱中基本准确地把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能通过模仿和体验,较好地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3.能参与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进对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并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 学习难点:通过体验活动掌握附点节奏的演唱;在演唱中保持三拍子的稳定感。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积极回应,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 2.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猜测四季娃娃的藏身之处。 3.带着好奇进入聆听状态。 1.游戏激趣:“同学们,课间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一个特别的捉迷藏游戏,藏起来的可不是普通的小伙伴,而是四个调皮的'四季娃娃'!” 2.情景创设:出示四季图片(春花、夏荷、秋叶、冬雪) 师:“猜猜看,春娃娃、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分别会藏在哪里呢?” 3.揭示课题:“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里,一起来听《捉迷藏》!” 能积极参与互动,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1.能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特点,体会音乐如何表现四季娃娃捉迷藏的生动场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在演唱中基本准确地把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能通过模仿和体验,较好地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进对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步感知,体验韵律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找出四季娃娃的藏身之处。 2.跟随教师做波浪手势,身体摇摆,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 3.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巩固对三拍子强弱规律的感觉。 活动二:难点突破 1.聆听教师范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活泼、调皮的情绪。 2.模仿教师的"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