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 其他版本 / 编号:21279421

《妈妈的手》课件(共25张PPT)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4-09-20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母亲,妈妈的手,文章,作者,自己的,场景
预览图 9
语文 语文
(课件网) 第 3 课 妈妈的手 那些刀痕,不仅留在她手上,也戳在她心上,她难言的隐痛是我幼小的心灵所不能了解的。我还时常坐在泥地上撒赖啼哭,她总是把我抱起来,用脸贴着我满是眼泪鼻涕的脸,她的眼泪流得比我更多。母亲啊!我当时何曾懂得您为什么哭。 ———琦君《妈妈的手》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本名潘希珍,又名潘希真,祖籍浙江永嘉,中国台湾当代作家。 琦君以散文响誉文坛,内容多写台湾生活、海外见闻、故土风情,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回忆早年生活的怀旧文章,不论写人、事、物,都以细腻雅致的文笔,动人的情节把读者牵引至她所无法忘怀的故乡,使读者与她重回时光隧道再次感受昔日的悲喜心境。 琦君在《琴心》一书后记中所言:“我只是朴实地用肤浅的文字,传递出我的点滴心声,这一字一句里有我的欢笑,我的眼泪,有我对过去不尽的怀念,对未来无穷的希望。” 主要作品《琴心》、《烟愁》、《琦君小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留予他年说梦痕》、《菁姐》、《橘子红了》、《词人之舟》等。 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 注音 chou 酬 报 cāo 糙 粗 qiǎn 遣 消 zā 扎 包 嘴 着 juē 撅 津 味 有 jīn 津 2. 释词 鞠躬如也 恭敬谨慎的样子。如也,古汉语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 杖履追随 即“杖履相从”,指追随左右。语出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二)自主探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题是“妈妈的手”,“妈妈的手”是单指作者母亲的手,还是包括作者自己的手?为什么? 2.找出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场景,试分析这些场景表达的情感。 3.试分析文章结构。 (二)自主探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题是“妈妈的手”,你认为这“妈妈的手”是单指作者母亲的手,还是包括作者自己的手?为什么? 线索:“妈妈的手”。本文以“妈妈的手”为题,亦以此贯串全文。文章开头写作者为家务而忙碌感到手膀阵阵酸痛;其后写自己的母亲为操持家务,以致双手满布裂痕;中段把两代的手作一比较;结尾亦表示只有“妈妈的手”,才能炒出一盘色和味俱佳的菜。文章处处呼应题目,文章的脉络明晰。 文题是“妈妈的手”,这“妈妈的手”不单指“我”母亲的手,还包括作者自己的手。 这是因为“我”的母亲是“妈妈”,而“我”本身也是“妈妈”。文章中以母亲的手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是“我”对自己的手也不乏描写。文章最后一段“万能的计算机,能像妈妈的手,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吗?”照应了第15自然段“我”炒菜的事,明确表示“妈妈的手”包括了“我”自己的手。 2.找出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场景,试分析这些场景表达的情感。 文章主要选取了儿子捶背、母亲操劳、母亲劝勉、家人的满足与体贴、母亲的隐痛、电视广告(虚拟)等场景,以“妈妈的手”贯穿这些场景。 文章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心态,孩子总是觉得父母亲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做一些小事就得要报酬;而“我”长大后才后悔在当时不懂孝顺母亲,为母亲分忧解劳,说明“行孝要即时”;从母亲劝“我”快去读书,不要浪费时间,我们可以体会“母亲的期望与关心”;文末说万能的电脑也炒不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正显示出“母亲的无可替代”。这篇文章写出了“我”与孩子、“我”与母亲浓浓的感情。 3.试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由现实儿子忽略自己的感受引出主题,表示“我”从前也未曾对母亲尽孝。 第二部分(第9~11自然段):回忆起母亲为了操持家务以致双手满布裂痕,突显母亲勤劳坚忍、朴素节俭及关心体贴丈夫、儿女的美德。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回到现实把自己跟母亲相对比,借此突出母亲温婉的性格,说明母亲的伟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