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 其他版本 / 编号:21285007

2《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4-09-20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小屋,自然,点缀,教学,划分,作者
预览图 4
语文 语文
2 我的空中楼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梳理结构,理清思路,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二、品析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四、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和热爱,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一、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二、品析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的生活理想。 教学时数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很多人梦想找到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景色美,风光好,空气新鲜而纯净,不受外界干扰,可以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笔下的《我的空中楼阁》,同她一起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 1. 注音 山脊(jǐ) 休憩(qì) 一幢(zhuàng) 游目骋(chěng)怀 宁谧(mì) 花蕊(ruǐ) 绽(zhàn)开 婀娜(ē’nuó) 2. 释义 (1)游目骋怀:尽览景物,舒展情怀。游目,纵目观望。骋怀,任性放开胸怀。 (2)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3)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三、教师精讲 1. 作者简介(参见“相关资料”) 2. 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并讲出划分的理由。 明确:划分的理由是作者写作立足点的变化。 第一部分(第1 ~ 8 自然段):立足屋外,写小屋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实写)。 第二部分(第9 ~ 18 自然段):立足小屋,写周围环境和小屋之间的关系(虚写)。 (2)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明确:可以划分三个层次,划分依据是作者立足点的变化。 第一层(第1 ~ 3 自然段)———小屋和山(山外远观全景):小屋点缀了山。(文中原句体现) 第二层(第4 ~ 7 自然段)———小屋和树(山上近看局部):树显出了小屋的静,小巧;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可以从写树的姿态以及树的位置来解释) 第三层(第8 自然段)———小屋和树(山下仰望,先局部后全景):大树显出小屋的轻灵自由。 提示: 小屋与山的关系。山是小屋的背景,小屋是山的点缀,也就是说小屋点缀了山。文中显现的话语有“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山是小屋的背景,小屋是山的点缀,也就是说小屋点缀了山。 小屋与树之间的关系。树是小屋的背景,同时又点缀了小屋。可以从“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一句中体现。 【第二部分】 明确:各段均以领句或结句的形式明确了描述的周围环境的重点。 第一层(第9 ~ 10 自然段)———小屋的花园和云霞:“这个无限大的……院子”,“有 形的围墙……”、“……云或霞”。 第二层(第11、12 自然段)———小屋的空气和光线:“空气……清新”,“小屋的光线……文学性”。 第三层(第13、14 自然段)———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第四层(第15 自然段)———小屋夜晚的情景:“小屋是……空中楼阁”。 第五层(第16 ~ 18 自然段)———小屋的设计和装饰:“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3)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远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的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3. 解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